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外侧束和内侧束(C6~T1),其中感觉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外侧束C6 和C7,而运动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内侧束C8 和T1。
正中神经在前臂支配除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指深屈肌以外的所有屈肌,其走行及功能如下:
-
正中神经在上臂通常无分支,与肱动脉伴行;
-
于肘部发出肌支支配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桡侧腕屈肌等;
-
发出骨间前神经,支配食、中指指深屈肌,以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
-
经过腕管进入手部,分出数个肌支支配大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感觉支支配腕掌侧、手掌、和挠侧三个半手指掌侧。
正中神经在不同部位的损伤,会表现出不同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一、损伤类型
正中神经损伤通常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有Seddon三级分类法(神经震荡、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断裂)和Sunderland五度分类。
不同的损伤程度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感觉或运动功能丧失,临床医师会根据损伤的程度,决定治疗方法。
其病因包括上肢开放伤、骨折脱位导致的急性正中神经卡压、牵拉、划破,甚至断裂等。
慢性损伤通常是正中神经的慢性卡压,最常见的是腕管综合征,其他包括旋前圆肌综合征、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等。
二、病因
外伤导致的急性正中神经损伤最常见,包括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如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断裂。
局部肿物的压迫、腕部机械重复性动作等可导致慢性正中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压迫、腕管综合征等。
-
急性正中神经损伤:由于突然的外力或尖锐物体伤害,如骨折、刀剑伤、碾压伤等而导致。
-
慢性正中神经损伤:指由于不当体位或反复进行同一动作,使正中神经周围组织压力增加,逐渐压迫神经造成的正中神经损伤。
诱因
劳动:长期暴露于机械性重复性高的上肢活动或重体力劳动之下,尤以经常做前臂旋前、旋后动作的人,易于诱发上肢慢性损伤,导致正中神经损伤。
外伤:骨质疏松的人,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会导致骨折进而损伤正中神经。
生育: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由于其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发生本病。
疾病:患全身性风湿疾病或血液病的人,由于其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其易于罹患正中神经损伤。
三、症状
不同部位的损伤,会表现出不同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急性损伤
导致手部的综合功能受损,包括抓、握、捏的力量及手部的感觉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
高位正中神经损伤
如发生在上臂、肘关节附近的损伤,桡侧三个半手指出现感觉异常或麻木,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以及食、中指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表现为以下运动功能缺如或减弱:
-
前臂旋前;
-
腕关节屈曲和挠偏;
-
拇指指间关节屈曲;
-
拇指外展;
-
食、中指近指间关节和远指间关节屈曲;
-
掌指关节因为屈肌力量减弱而过伸。
低位损伤
如发生在腕关节水平的损伤,拇指屈曲、外展,对掌等功能会丧失或受损,食、中指并拢不严,桡侧三个半手指会出现感觉异常或麻木。
若损伤发生在腕管中,大鱼际的感觉功能通常正常,因为这个区域的感觉支在腕管近端发出。
慢性损伤
主要包括腕管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和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
早期表现为桡侧三个半手指的麻木、麻胀等。夜间加重,晨起症状显著,长时间持续或反复的用力抓、握、捏会加重症状。
按摩、挤压手和腕可使症状减。后可出现抓、握、捏的灵巧度下降。
病程长者会出现大鱼际肌肉的萎缩,力量减弱。
旋前圆肌综合征
患者的主诉通常是前臂近端掌侧疼痛,前臂反复旋前旋后则加重,同时还有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表现为拇、食指未节屈曲无力或不能,但手部没有感觉障碍。
其他症状
肌肉损伤
罹患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因利器所致的开放性伤口,可能还会伴随肌肉、肌腱损伤。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肿胀不适。
皮肤感受异常
病程较长者,因局部经脉受阻、气血不流通,可能会出现皮肤枯槁、失去润泽、皮肤瘙痒等表现。
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上肢功能丧失
急、慢性正中神经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会一步发展,严重者可致上臂或手指功能完全丧失。
四、检查
通过问诊和查体,能初步判断正中神经损伤的水平。
-
检查正中神经支配的感觉区域是否有异常。
-
检查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
-
叩击试验 (Tinel 征),按压或叩击神经损伤部位时,会产生放射性麻痛感。
-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针对慢性腕管综合征,当腕关节极度掌屈,正中神经支配的手指麻木会加重。
影像学检查
X线:X1线可观察到上肢骨骼损伤情况,如有明显骨折线、占位性改变或其他骨性病变,可辅助诊断正中神经损伤。
超声: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探查上肢血管、神经、肌肉是否存在水肿、血肿等,有助于判断正中神经损伤。
特殊检查
肌电图:对肌肉收缩进行检测,肌电图可以通过肌力下降特点判断神经源性损伤。
神经传导:能够检查神经传导情况,定位神经损伤位置,对诊断正中神经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五、功能锻炼
临床上对于开放性神经损伤尽量一期修复,对于闭合性神经损伤程度轻的观察1~3个月,能恢复则不必手术,否则要采取手术治疗。
正神经损伤的恢复时间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第4周开始感觉功能的训练,如果是完全断裂的患者一般在第 6 周开始。
功能锻炼能够辅助手功能和前臂功能的恢复,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避免相关部位的功能障碍,辅助针灸、热疗和物理疗法等帮助损伤后相关功能的尽快康复。
-
感觉功能的训练:通过冷、热刺激患者的手部皮肤来恢复感觉功能的建立。
-
手指的主动和被动屈伸:如被动拇指屈和主动拇指伸、被动拇指外展等动作。也可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日常生活活的能力)练习。
-
预防肩手综合征:进行手腕的功能锻炼、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注意复查
术后3个月要去医院做一次彻底检查,观察神经生长速度和恢复状况,如果对不满意,还可进行神经松解术。定期检查还可以根据神经恢复状况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平时在饮食上多吃营养神经的食物,如燕麦,多吃温补食物,少吃寒凉,这样有助于正神经损伤的康复。
六、好发人群及预防
好发人群
生育期女性:哺乳期或是经期女性。
某些慢性病患者:罹患全身性风湿疾病或血液病,长期缺乏钙质,缺少体力活动。
体力劳动者:过度上肢活动的人容易出现正中神经损伤。
预防
适当补钙及运动,加强身体素质,预防骨折、外伤等情况。
应尽量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上肢及手腕部动作,劳作后应进行热敷等处理。
去除血肿、水肿压迫神经等原发病因素。
猜你喜欢
- Odontology:牙周炎与COVID - 19相关性的临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分析对照研究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肺部肿瘤复合消融系统采购(二次)招标公告
- 炒土豆丝的做法-咸鲜味炒菜谱
-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潜在风险因素与慢性鼻窦炎之间的因果关系调查
- “中国关键”加速全球医药创新,勃林格殷格翰绘制医药研发变革之路
- Nat Methods:1亿个参数,2万个基因!张学工/马剑竹/宋乐开发单细胞转录组学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 Nature Biotechnology:线粒体基因编辑迎来“超进化”:新型TALEDs效率飙升
- 三部门: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 CHEST: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在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 2款减肥瘦身汤 有菜有肉美味享“瘦”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