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汤是最有营养也最能保留食物鲜味的一种烹饪方法,很多人都喜欢喝汤,特别是南方人,他们会在饭前或者饭后再喝一碗汤。很多人都觉得煲汤的烹饪方法比较简单,可能就是耗时比较长,那么,关于煲汤的一些误区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误区1:汤煲越久,营养越好
广东人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其实,长时间的煲煮,会破坏一些营养素,尤其是植物性食材中对热敏感的维生素或植物化学物质。
因此,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以内为宜。
误区2:喝骨头汤能补钙
传统观念认为骨头汤补钙,但骨头里面的磷酸钙十分顽固,很难溶解到汤里。即使是很浓的骨头汤,平均100毫升汤里也只有2~20毫克的钙质,正常成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相比起来可谓是九牛一毛。
如果想补钙,建议每天饮用一杯牛奶,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误区3:肉汤补充蛋白质
多数人认为肉汤、鸡汤、鱼汤等是营养上品,荟萃了肉类的营养精华;还有人认为煮过汤的肉和鱼犹如中药被煎过后变成的药渣,其营养成分已所剩无几。其实这都是严重的误解,肉类汤味美汤鲜,但“鲜”并非是营养丰富的标志。
汤之所以鲜,是因为煮过之后,肉类中的一些氨基酸溶于汤内。氨基酸是鲜味的来源,然而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却不能完全溶解于汤里,大部分的蛋白质还是留在“肉渣”中,只喝汤不吃肉的做法是不对的。
误区4:浓汤营养高
“汤越浓,料越足,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
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故不建议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过多地饮“老火汤”。
以上就是易网在线养生网为大家带来的煲汤不是越久越养生 这些误区你千万别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平时的日常保健有所帮助,更多的养生资讯内容可以关注易网在线养生网,了解最新、最热的养生话题。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