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周前,家住武汉的小王突然牙疼,自行服用抗菌药后,疼痛有所减轻。然而,这两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平时很正常的一日一次大便,竟然变得不成形,肚子还时不时地绞痛,总想上厕所。小王来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医生诊断为肠道菌群失调。小王有些纳闷:“我没乱吃啊,怎么肠道菌群还会失调呢?”
我们的肠道内大约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不同的菌种可以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健康有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肠道菌群还能影响体重、消化、免疫,调控人体对药物的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又称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变、细菌活性变化或菌群分布变化,均可引起菌群失调。根据发病特点,肠道菌群失调可分为比例失调、定位转移、自身感染三大类型。正常情况下,肠道各菌种与宿主(我们的身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一旦受到体内、体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就可能被打破,从而发生失调。
谁动了你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复杂,以下几种比较常见。
药物因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及化疗药物等的应用,将会抑制或促进部分肠道菌群生长,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内有益菌的定植被抑制,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这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原因。
饮食因素过多摄入蛋白质、糖、食品添加剂等,或者吃了有残留农药的蔬菜水果,可引起肠道菌群变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年龄因素 肠道菌群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增加,导致肠道抵抗力下降。此外婴儿的免疫力低下,也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动力异常 正常的肠道蠕动具有清除细菌的作用。小肠出现动力障碍时,食物推进速度减慢,细菌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就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免疫功能障碍 肠道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承受巨大压力或心情抑郁、焦虑时,肠道内有害细菌或单一类型的细菌会因失去“监控”而过度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其他放疗 可导致部分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口腔卫生差,会使细菌在口腔内失去平衡。多种疾病也可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脏疾病、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精神疾病、肿瘤等。手术、外伤、化学物品、应激状态等也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失调会有哪些表现
多数情况下,肠道菌群失调仅引起轻微不适。菌群失调导致的症状包括口腔异味、胃部不适、恶心、便秘、腹泻、情绪不佳、焦虑等。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即有可能发生了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腹泻,大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外出旅游或出差时,可能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而引发肠道菌群失调,俗称水土不服。近年来,随着冰箱的普及,冰箱中储存过久的食物被食用后,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当怀疑自己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通常看消化内科。医生会为患者做一些检查。例如,粪便检查包括便常规、隐血、涂片查细菌及真菌、大便培养分析菌群类型及数量等。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必要时可行胶囊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情况,对于肠道菌群失调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用内镜做活检并吸收肠液进行培养,可明确肠道菌群类型及分布。
如何让菌群重回平衡
一旦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该如何正确干预和治疗呢?
一般治疗 首先,消除诱因,调整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使用,合理安排肿瘤放化疗等。其次,适当补充水分,同时确保电解质的摄入,及时纠正腹泻引起的水和电解质紊乱,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再次,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积极补充营养,保证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最后,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增强肠道黏膜的局部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不存在最好、最快、最有效的用药方案。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一般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两类。
⒈止泻药:蒙脱石散等可收敛水分,保护胃肠黏膜;地芬诺酯、洛哌丁胺可以减少肠蠕动;生长抑素等可以抑制肠道黏膜的过度分泌。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⒉微生态制剂:可与致病菌争夺肠黏膜的黏附点,参与构建防卫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与生长,进而调控肠道菌群的平衡,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元和益生菌。益生元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但不促进致病菌和有害菌的生长。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及某些螺旋藻类。益生菌是可以定植在肠道内的一类有益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菌群失调的疾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菌群分析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或避免因滥用抗菌药物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对调整菌群失调也有帮助。
日常生活管理 按时按量用餐,不暴饮暴食,不吃油腻夜宵。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红豆、绿豆、木耳、海带、菌类等;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葱、大蒜、豆类等;多吃富含果胶类的食物,如苹果、山楂、香蕉等,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能量,同时抑制致病菌生长。起居规律,减轻精神压力,不熬夜。戒烟禁酒,少喝咖啡和浓茶。充足饮水。积极锻炼。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徐丹
- 上一篇:糖尿病眼底6期分期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 下一篇:乳腺疾病都是给气出来的?并非如此!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