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创造优良环境,让骑行之路更通畅,匹配场地设施供给与群众锻炼需求,推动绿色出行和全民健身普惠共享,体现出城市治理的方向
在日前的一场绿色出行活动上,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条特色文旅骑行路线,结合郊区风景文化走廊打造20条特色乡村骑行路线,五环内宽12米以上道路将全部施划自行车道。系列措施为骑行爱好者带来喜讯,也体现了城市规划对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的回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跨上山地或公路自行车,感受运动魅力。面对越发庞大的骑行者队伍,首先要解决“在哪骑”的问题。对于自行车道不连续、骑行标志不清晰、周边环境不安全等情况,北京推进建设以自行车道为主的慢行系统,山西太原在汾河两岸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福建厦门将自行车道铺设到杏林湾海面上……类似的新工程备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骑行空间得以拓展、骑行需求获得满足,另一方面体现了城市规划在相对有限的道路资源中寻找更优解的探索和尝试。
利用骑行路线,打造运动健身的“体育场”,拓展人文风光的“导览窗”,则是在解决“够不够”后,对自行车道“好不好”的探索。《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建设与生产生活空间相互融合、与绿环绿廊绿楔相互嵌套的健身设施。北京昌平区发布骑行线路推广计划,引导人们在骑行中感受城市文化与绿色生态;四川成都将骑行纳入城市公园,绿道环绕、处处皆有风景。骑行设施的规划建设,既优化道路资源配置,也连通城市景观,使之承载文化风味、怡人风物,运动风尚自然深入人心。
硬件齐备,软件也要跟上,这是优化骑行环境的“下半篇文章”。时下的“骑行热”,是绿色出行与全民健身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的体现。近年来,一些城市率先把骑行纳入慢行系统建设,在街角巷口提供更多车辆维护服务,公共交通系统便利骑行者携车出行,也彰显城市生态对“慢生活”的包容理解,对市民需求的积极回应。
创造优良环境,让骑行之路更通畅,匹配场地设施供给与群众锻炼需求,推动绿色出行和全民健身普惠共享,体现出城市治理的方向:在规划建设中扩大公共空间,让群众更好享有休闲、健身、娱乐生活,城市会成为更加宜业宜居的乐园。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7日 18 版)
- 上一篇:彰显办赛水平助力全民健身
- 下一篇: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不断扩容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