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陪诊服务来了,您需要吗?

来源 2022-11-05 03:01:18 医疗资讯

  陪诊服务来了,您需要吗?(大健康观察)

为患者排队挂号、帮忙拿药取报告、陪伴看病……近年来,陪诊服务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陪诊”。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

提供陪诊服务的人员被称为陪诊师,记者调查发现,其服务对象多为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目前,陪诊师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既有自由职业者,也有看护机构的员工。陪诊费用一般以半天4小时、全天8小时计算,分别为200元和400元。

陪诊对象多为老年人

“陪诊师”是坊间称呼。“除了陪伴看病,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帮患者取检查报告、复印病历、预约检查、缴费买药等等。”2013年,马建在淘宝开了一家跑腿店铺,在北京专门提供跑腿代办服务。“最开始没想提供陪诊服务,慢慢地有老客户请我帮忙,才开始接触这个领域。”他说。

9年来,据马建观察,来店里下单的大多是年轻人,而看病的则以老年人为主。“大多都是子女给从外地来北京看病的父母下单。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轻人没办法陪父母看病,又不放心老人独自就医,就找到我来帮忙,能有个照应,也图个心安。”他说。

不久前,有位老人从云南来北京就医。她的孩子有事无法陪伴,便从网上找到马建,并叮嘱他不要和母亲说是陪诊师,“就说是朋友”。马建依约在火车站接上老人,先在医院附近帮老人安排好住处,第二天上午带着老人到医院就诊。

“我告诉她什么都不用管,安心看病就行,剩下的事情我来操办。”马建说,从取号、缴费、取单子到检查、领报告,老人都不用操心,“我就像子女一样陪着老人。除了看病时和医生交流病情,大部分的时间,她只需要在椅子上休息。最后送老人走的时候,她非常感谢,还说要寄土特产给我。”

多家陪诊店铺透露,他们服务的人群中至少六成以上是老年人。“巴布妈咪上海服务中心”店主小鱼说,两年来她曾陪1400多位陌生老人看病,其中九成是子女为父母下的订单。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当下,老年人如何对抗孤独、适应数字时代,成为公共议题。拿看病这件事来说,很多医院预约挂号、取号缴费、查看报告都需要智能手机,这对很多老年人,尤其是连健康码都不知道怎么出示的人来说,并不容易。加上子女忙于工作无暇抽身,陪老人看病的需求逐渐增多。

提供服务要有爱心

哪些人能提供陪诊服务?

在马建看来,不需要多高的学历,而是要真诚、有爱心、负责任。“‘陪诊师’这个名字挺好听,但其实和医学关系不大。陪诊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只有用心关注病人的需求,才能让客户满意。”马建说,比如有的老人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陪诊结束后他会再给老人的子女打个电话,详细说一遍医生叮嘱的注意事项;他发现人们在看病时容易紧张,为了让患者放松,在等待就诊的间隙,常和患者聊聊天、拉家常,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患者的信赖。

小鱼认为这个职业不仅帮人解决现实需求,还能提供情绪疏导,自己也能获得成就感。对此马建也有同感。年前,广东珠海一位年轻的妈妈小敏(化名)在当地检查出病情不好,加上自己的孩子还小,她焦虑不安,愁到几乎抑郁。后来小敏找到马建,寄来她的各项检查结果并挂好号,马建带着这些资料去北京天坛医院找医生,医生仔细研判后当场电话告知小敏问题不严重。

“当医生说没大问题的时候,电话那头她瞬间就大哭起来,一下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马建说,那一刻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给人带去陪伴和希望,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陪诊需规范化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陪诊服务在不同城市、不同平台的收费标准不一。陪诊服务一般以半天(4小时)、全天(8小时)为单位,半天收费标准在100元—400元不等,全天在500元—900元不等。如果需要开车接送,得额外收费。

据马建介绍,自己的收费标准主要按照时间和距离来收取,根据多年的经验,一般陪诊半天(4小时)收费300元。由于就诊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无法提前预知陪诊要花多少时间,为了保证提供好服务,他一般为每位客户预留半天时间。

陪诊服务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这个就医痛点解决方案,公众如何看待?

“支持!现在有些医院很大,科室又分得很细,第一次去感觉像迷宫一样,有个熟悉医院的人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孙女士说,前不久她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由于不熟悉流程,折腾了很久才办好,“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人提供陪诊服务就好了,尤其是对老年人、残疾人这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陪诊服务还是很有必要的。”

也有一些人持审慎态度。“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陪诊过程中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医疗服务涉及个人隐私,怎么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收费标准由谁来定?”在不少人看来,陪诊师确实能解决部分患者的就医痛点,希望能有正规机构管理,形成专业、规范的行业准则,让人放心购买陪诊服务。

事实上,陪诊服务十几年前就已出现,但还没有形成规模。“陪诊师”也没有进入职业目录,尚无行业制度规范、准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纠纷,不少陪诊师会自觉规避风险。一些陪诊店主、陪诊公司明确表示,高龄、高危疾病、没有自理能力等的患者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对于这样的服务对象,尽量不接单。

对此,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查陪诊从业者的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多措并举、加强引导,推动陪诊师规范化发展,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

王美华

Tags: 陪诊服务来了,您需要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