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微笑抑郁:你的焦灼是否藏在完美笑容中
表面上看,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和所有人关系良好,其实内心深处非常脆弱和低自尊,眼睛永远盯向外界对自己的期望。
---------------
面对外界强颜欢笑、强抗压力、刻意掩盖自己情绪,然而内心孤独、抑郁或焦虑,却不愿向周围人倾诉,只想努力呈现出“完美”的自己……在日益加速的当代社会,总有一些年轻人习惯用微笑掩盖内心的痛苦和焦灼,殊不知,抑郁的导火索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埋下。
今年9月,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8%,过去12月中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仅有9.5%曾经接受过治疗。其中,“微笑型抑郁”作为特殊类型抑郁症之一,不易被察觉,危险性比普通抑郁症更高。
不同于郁郁寡欢、丧失活力的抑郁症患者,这些隐形病人每日以微笑示人,融入忙碌的人群。但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艰辛地跋涉于黑暗之中,作出不为人知的抗争。
微笑与眼泪的“冰火两重天”
如果不是因为睡眠问题偶然检查了精神心理科,小忆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抑郁症”三个字挂钩,“我每天都很乐观,生活也很积极,怎么就抑郁了?”
“医生说,抑郁症有很多表现类型,虽然我表面看上去一切正常,却属于‘微笑型抑郁症’。”小忆从小到大都很要强,但正是这一份理性、自控,让她在面对压力时,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白天,我可以对自己说我很好,便真的以为自己很好”。
“自打学会了微笑,表情和心情就再也没有关系。”在医学领域,“微笑抑郁”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而是“非典型”抑郁症患者对病情的反应模式。临床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如同戴着一张微笑面具。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刘竞形容,微笑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如同“冰火两重天”。表面上看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阳光开朗,和所有人维持好的关系,其实内心深处非常脆弱和低自尊,没有流出的眼泪在身体里“凝固成冰块”,旁人甚至自己都难以看透。
“他们对于自身情感往往呈现出忽视或压抑的状态,眼睛永远盯向外界对自己的期望。但是他自己想要什么、渴望什么,其实是完全看不到的。”刘竞指出,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很委屈,当委屈不能呈现出来,便容易到达某个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微笑抑郁症隐匿性很强。”心理治疗师Jack Anderson强调,“微笑抑郁者比典型抑郁者的不确定性高很多,当他们微笑着感谢你的帮助,说自己有所好转的同时,可能已经在心中决定要自杀了,这才是危险之处。”
他们为何戴上微笑的面具
在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胡晶晶在朋友眼中是个向日葵般热烈的女孩:工作积极、为人仗义,在面临失业和债务的多重压力下,依旧把苦涩掩埋在心底,笑着回复别人的生日祝福。但这么一个元气满满的女孩,却选择在生日那天从天桥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为何这些年轻人选择隐藏而非发泄?刘竞说,曾有一名确诊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因为自杀未遂,有严重自杀风险,来接受心理治疗。接诊时患者面带微笑,态度谦和,坐下后身体前倾,他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您看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全力配合。”
在后续治疗的过程中,刘竞发现,这位病人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别人开心我就开心”。跟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往往会先揣测“别人期待我做什么”,再以那样的方式去表达和呈现自己。“和别人有非常好的互动,是大家眼里的开心果,但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痛苦,因为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他内心里有无数个“应该”,比如:我应该待人和气、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应该永远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哭……诸如此类的想法,往往源于这类患者的低自尊。
为何会如此?刘竞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小时候在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养育和照顾之中,他没有被好好地爱过,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他们可能在情感上被忽视,内心逐渐产生更多自我的否认,他们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在行为模式上就会非常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比别人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他人的积极关注。当他们努力在外界维护自己强有力的形象,弱的那一面便会极力被压抑、被否认,无法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当他们总是呈现“强大”的状态时,周围人会误以为他们的确有力量,可以处理好一切,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刘竞表示,长此以往,他们更容易感受到被忽视,更加委屈和无助,觉得确实没有人真正在意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情绪表达相对内敛,会希望迎合他人的期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人们关注的未必是当下生活与自我感受,而是别人的期望。”
除了自身对情绪的忽视,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述情障碍”。有人由于童年期的不良经历,缺乏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识别,无法具体、清晰地表达情绪。“这或许与早期的经历有关,比如父母从来没有看见孩子的情绪,也没有给他们表达情绪的机会,或者父母也很隐忍,从不表达自己的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曾指出,阻断求助渠道后,人会变得很脆弱,产生心理危机的风险也会增大。当真实情绪的表达变得艰难,职场压力、关系困境等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寻找情绪的出口
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很多年轻人出于工作、礼节,或者责任、尊严的需要,用表面的微笑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殊不知,这一看似“强大”的方式,在无形之中给心套上了一层枷锁,逐渐演化为情绪的抑郁。
如何寻找出口?针对微笑型抑郁的患者,刘竞建议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如果条件尚不足,可以尝试自助,增加内在的自我探索,尝试做正念和自我关怀练习。
在结束一天匆忙的工作之后,留出片刻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全身心地和自己独处,问问自己:嗨,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开心吗?留意情绪的波动,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感到沮丧、难过或者愤怒。
“比如,领导批评你了,他可能会在某件事情上否定你,那你如何看待自己呢?当别人否定你时,你认同他们的否定吗?还是内心有对自己相对稳定的评价?这时候,不进行过多的自我指责,而应该用善意的目光看待自己,把自我批评、自我苛责转化为自我关怀。”
除此之外,周围人的关心和识别十分重要。刘竞表示,微笑抑郁的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如同被铁链捆住。如何撕下自己微笑的面纱、呈现真实的样子并主动寻求帮助,对他们而言更需要勇气。
因此,“当发现周围朋友状态不对,可以试着通过自己的负面体验,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表达一些负面情绪并不是羞耻的。”刘竞说。
当我们强颜欢笑,展现出很Social的微笑时,要注意觉察自己笑脸背后还有什么样的情绪。“对于微笑型抑郁的患者而言,笑容背后,深层次的情绪可能是悲伤、无力,甚至迷茫或绝望。”刘竞指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看见和认可,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能否真正看见自己。
“自我关怀像是一束光,随时照到内心深处,让你看到自己。”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案提要)
-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十年来我国老龄工作成效显著
- 【STTT】邱录贵/易树华牵头2期研究,证实沙利度胺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卓著
- 医保“双通道”:西藏将所有国谈药品纳入;珠海纳入291个(附名单)
- 颅压增高怎么办,怎么缓解颅压增高呢
- 被打致脑震荡脑震荡会怎么样?
- 多做哪些动作可以起到翘臀的效果
- J Virol:陈新文、裴荣娟研究团队在宿主调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性生活方面存在问题如何解决?注意这几点可有效补救
- BMC Endocr Disor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诊断不明原因下丘脑疾病的临床特征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