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为解决居家老人“吃饭难”,北京市今年计划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设在养老驿站。然而,养老驿站备好了物美价廉的“暖心饭”,让老人方便快捷地吃上却有点难。一方面,部分养老驿站人手少,无法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天气转凉,白天渐短,腿脚不便的老人出门就餐变得更加困难。(9月7日《北京日报》)
送餐上门,对于不少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是一种刚需。虽然有养老助餐点备好了物美价廉的“暖心饭”,但不少老人却“望餐兴叹”,原因在于送餐上门的“最后一公里”未能打通。
养老驿站未尝不想送餐上门、方便老人,然而,不少养老驿站是“有心无力”,一家养老驿站刨去成本,覆盖开销已非常困难,自己人手不足,若请专人配送,成本将会更高。由于养老驿站不算纯粹的餐厅,一般也不会入驻外卖平台,老年人也无法通过外卖平台订购驿站的老年餐。老年餐打通“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养老助餐服务水平,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办法》正在抓紧制定,办法将按照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要求,统筹谋划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布局,进一步完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并对送餐服务作出规定。
实际上,破解“最后一公里”,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比如西城区已在6家驿站开展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参与首批试点的驿站与外卖平台签约,筛选驿站周边3公里以内符合标准的餐厅等供应商,为老年人提供“外卖式”助餐服务。老人在外卖平台点餐,外卖骑手可直接配送至家中,配送费与目前外卖平台现行标准一致。
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老年餐送餐难问题,除依靠政府补贴与支持,更重要的是搭建完善的街道养老助餐体系。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未来可以成为街道养老助餐体系的枢纽,辐射周边无法制作老年餐的驿站,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协调统筹,妥善解决老年餐送餐难。只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形成合力,老年餐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并非有多难。
- 上一篇:国家联采办:总体上不存在心脏支架“供应不上”状况
 - 下一篇:你申领电子驾照了吗?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