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外表越来越“豪华”,包装袋比里面的商品还多……市场上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对产品重“颜值”轻“品质”的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进行说明,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商品过度包装,近年来屡禁不止,成了不少行业的“潜规则”。比如茶叶、月饼、粽子、外卖等等,很多商品都受到过度包装之风的裹挟。商品过度包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包装再精美最终还是会变成垃圾,从而还会制造大量垃圾,这既造成包装浪费,还带来包装物污染。商品过度包装还让消费者“买椟还珠”,好看不实用的过度包装,最终还是会让消费者“埋单”。经过过度包装的商品,价格上涨,性价比低,所以,过度包装损害的还是消费者权益。
在过度包装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商家舍本逐末重“颜值”轻“品质”。商品的“颜值”是越来越高了,但这并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一些商家将经营的重心由商品本身转向了外包装,却忽略了商品质量,导致出现商品“中看不中用”的问题。
虽然近年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条文支撑,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不够明确、细化,都导致相关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没有有力的“紧箍”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形成制约。
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出台强制性标准,就有利于弥补存在的法律漏洞。比如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细化标准就有利于相关部门执行。
新标准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两年过渡期,这是考虑到新标准发布后,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新标准要求,对产品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同时需要消纳库存包装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妆品类商品保质期长,流通环节消纳周期也相对较长。
在过渡期间,企业要能尽快整改达标。在两年的过渡期间,监管部门对于过度包装问题也不能坐视不管,相反还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要加大惩治力度。另外,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对商品过度包装说不,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之风。
要根治商品过度包装“顽疾”,不仅仅要有更为对症下药的国家标准,关键还需要监管部门守土有责,有了“新国标”,还要有“强执行”,要对商品过度包装“动真格”,让相关标准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对消费者、商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都有害无益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