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眼下,诸如Keep、超级猩猩、乐刻等运动品牌,让居家健身、按次付费、24小时全时段营业等新模式走入健身市场,改变和重塑着消费者对健身房的传统认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品牌都是在保留“健身”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去除传统健身房的某些弊端,扩充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可以说,这类健身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是因为其自身也在“减脂增肌”。
杜绝推销,还消费者一片净土。如今,一部分健身房的“强制推销”仍为人诟病。原本应提供场地、设备、指导,却变成推销课程的场所,游说办卡、一次性购课等状况颇为常见,导致不少消费者心中“健身房”已不是“强健体魄”的代名词。究其原因,是竞争愈发激烈,许多经营者将增加客源、提高营业额视为唯一生存之道,不得不提高办卡量、增加订课量。“能办多少卡、卖多少课、续多少费”成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然而过度推销非但不能吸引用户,反而会消磨大众好感。加之“卷钱跑路”者屡见不鲜,更让消费者多了几分疑虑。而在新近火起来的健身模式中,从小程序里购课,按次付费,消费者无需面对过度推销,健身时多了一分轻松自在。
打破空间限制,健身场所无处不在。为了获得科学指导、利用专业器材,“去健身房健身”似乎是理所当然。然而,相信不少人遇到过以下情形:搬家后距离太远不便再去原来的健身房、想健身又懒得出门。凡此种种让我们不禁思考:健身,为什么只能在健身房进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下健身房暂停营业,那么,可以居家办公、学习,难道不能居家健身吗?诚然,不少练习需要专业器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拉伸、有氧和无氧运动,无需复杂器械,在家也能完成。把健身场景搬回家,手机APP为其提供了可能。只要课程足够简洁、清晰、丰富,寻一个角落,配合手机应用软件就能科学运动,空间不再对健身造成限制。
拓宽健身时间,让“碎片化”健身成为现实。在健身房里泡上一两个小时,对于任何一位健身人士来说都不难实现,这主要是由于除去锻炼,换衣、冲澡、收拾等也要花费时间。然而,当下生活节奏快,人们作息具有不确定性与随机性,难以抽出完整时段用于健身。而且,大家锻炼时间相对重合,难免出现某一高峰时段,健身房人员拥挤、设施临时紧缺,或是赶不上健身房开放时间等,这些遭遇往往打击消费者健身积极性。为此,运用健身APP的“碎片化”健身模式和24小时健身房,适应了消费者对时间的弹性需求。点击一下开启键、暂停键,随时都可以健身;无论深夜还是清晨,酣畅淋漓地锻练不再是说说而已。
现在,传统健身房趋于饱和,但新式健身模式仍是一片蓝海,品牌方应当“减脂增肌”,革除原有弊端,挖掘增量市场,重新回归纯粹的“健身”功能。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