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重庆4月13日电 (韩璐 王雪宇)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3日,重庆启动第二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当日,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联合发布了《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2021版》)。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
“我们希望通过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一些列活动,让大家了解癌症发生的真相,了解癌症预防的途径,了解癌症早诊早治的方法,提高公众防癌抗癌意识。”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肿瘤防治宣传周,向癌症患者普及科学规范的诊治理念和方式,让人们认识癌症的“可防可治”,认识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关注到肿瘤防治事业。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癌症中心主任、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表示,癌症的发生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已知的致癌因素包括了吸烟喝酒、肥胖超重等。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其中又有约6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来预防。“预防也为癌症控制提供了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吴永忠说。
“即便无法避免癌症发生,但通过早诊早治,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吴永忠表示,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但如果早期能够发现,并进行规范化诊疗,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0%以上。
当日,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联合发布了《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2021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宏介绍,《指南2021版》在去年发布的《指南2020版》的基础上新增了胰腺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鼻咽癌、口腔癌、黑色素瘤和儿童肿瘤的筛查和预防信息。针对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儿童肿瘤等20种常见恶性肿瘤,分析高危人群,给出筛查建议和预防措施,帮助市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了解,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重庆还将开展重庆市癌症机会性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以及组织各类健康义诊、患者关爱、肿瘤防治科普公益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癌症误区,传播正确抗癌理念。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