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 (陈静徐兰青)在中国慢性病患者中,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数量众多。如何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26日获悉,历经十五年潜心研发,中科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备受关注。知名心内科专家孙宝贵教授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完全可降解支架能使血管由“再通”变为“再造”,有效抑制支架内膜增生,极大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介入手术的发生率。
据了解,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但金属支架植入后要永远留在体内,并且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也成了支架患者的某种“心病”。科学研究发现,事实上冠脉支架并不需在身体里“放置”一辈子,它的“服役”周期为支架植入冠状动脉6个月,之后便可以“功成身退”,让血管恢复其原来的面貌。
据悉,葛均波院士团队开发的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历经十五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这种XinSorb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后,可对狭窄的冠脉血管作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最后血管结构功能完全恢复。
与传统的永久性金属支架相比,完全可降解支架由生物可降解或可吸收的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血管狭窄部位植入可降解支架后,既可以在前期有效地扩张血管,又可被逐渐降解。降解产物可通过代谢排除体外或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不影响远期血管功能。孙宝贵教授认为,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推广使用必将为心脏介入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将造福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
孙宝贵教授告诉记者,一名66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在其所在医院成功植入两枚完全可降解支架,术后效果良好。心内科专家徐东进告诉记者,该名患者左冠回旋支100%闭塞,右冠近段和远段分别有80-90%和75-85%的狭窄,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会导致心肌梗塞,危及生命。另一名47岁的男性患者成功植入完全可降解支架后,胸闷、胸痛症状消失。
孙宝贵教授告诉记者,完全可降解支架置入血管一年后,可完成对血管的重塑,并会逐渐降解,最终完全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被机体吸收,患者也无需终身服药。与此同时,完全可降解支架由于能够降解,因此发生再狭窄的几率比传统支架低;完全可降解支架在放入后2到3年可彻底溶解,当再次发生堵塞时,能够重复置入支架进行治疗。支架完全降解后,血管内腔的面积会增大,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也更低。
不过,孙宝贵教授同时直言,虽然完全可降解支架有这么多好处,但由于操作的难度和适应症的严格要求,患者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建议。(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