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上班上学前的健康指南”,提醒公众要做好健康监测,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将各项防护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保证充足睡眠等。
5月1日,“五一”小长假首日,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景区,游客戴口罩在景区内有序游览。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以下为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上班上学前的健康指南”:
1.做好健康监测
注意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旅行史的朋友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可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排查。主动向单位报告你的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不要带病上班。
2.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
3.将各项防护措施融入日常生活
随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注意咳嗽礼仪等健康习惯,外出如洗手困难,可携带免洗手消毒液。外出就餐时,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餐厅期间要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就餐时执行分餐制,备用公勺公筷。
4.保证充足睡眠
有研究发现,晚睡、缺少睡眠的人则意志力差,更容易感到疲惫。合理安排作息,早睡早起,尽量不睡懒觉。中午小憩可以减少白天的困倦。节后上班前一天晚上设好闹钟,留出充足的上班时间。
5.适度运动
节后适度增加运动,避免节后胖三斤,也要避免过度运动及过度疲劳。运动不在于计划有多好,而在于持之以恒,重点是养成习惯。尽量选择家中或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锻炼,与他人保持人际距离。
6.饮食调节也重要
注意饮食卫生,逐渐调整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些粗杂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做菜少放盐,进食定时定量,还可以适当减少进餐量,给自己的肠胃也“放个假”。
7.多做情绪调节
在开始上班的前几天,一定要早收心,让心情恢复平静。同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熬夜。可以选择听些舒缓的音乐,或阅读书籍,晒晒太阳,保持身心愉悦。
8.高三、初三学生提前准备
自我健康监测。家长和孩子自测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不要上学,视病情就医或居家观察,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物资准备。准备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囗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一次性手套、纸巾等,学会正确使用。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捂口鼻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起居,加强体育锻炼,逐步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规律,合理选择零食,保持健康体重。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