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入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
一些“老人鞋”商品频频出现在广告中,以其“安全舒适”“适合老人”的精准卖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可是,随之而来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和“断线”的售后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不少麻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银发经济”水涨船高,可观的市场刺激着商家们跟进。据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目前专门制造和销售“老人鞋”的企业由2014年的1700多家,增至2018年的3500多家,增长率高达106%。
笔者以“老人鞋”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参差不齐:高者高达3000多元,低者仅19元。这些所谓的“老人鞋”普遍以耐磨性好、防滑度和柔韧度占优等吸引眼球。
这些形形色色的“老人鞋”果真如商家宣称的那样舒适吗?事实并非如此。
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日前对“老人鞋”开展的比较试验发现,在80批次样品中,鞋底过软的占20%,鞋底过硬的占15%。一些样品材质偏重,柔软度和弯曲性也很差。在80批次样品中,58.75%的“老人鞋”执行“旅游鞋”标准,7.5%的“老人鞋”执行“休闲鞋”标准,其余33.75%未标注标准。
“从商家宣传看,‘老人鞋’已成为鞋类中的一个细分行业,然而缺少明确的行业标准,面对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老年人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陶爱莲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老人鞋”实际上就是运动休闲鞋、专业鞋、布鞋,一些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惜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鞋包装成“老人鞋”卖给消费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为给“老人鞋”行业立规矩,近日,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委托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制定了全国首个“老人鞋”团体标准,除了对鞋子的耐磨耐折性能、黏合强度等作出明确要求外,还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许有可触及的尖锐面等具体要求。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针对“老人鞋”等产品出台更多细化管理规定,严厉查处各类侵害老人权益的行为,让老人放心安心消费,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5日 17 版)
- 上一篇:主动监测,可早期发现丙肝病毒感染
 - 下一篇:消费视窗:老字号,创新打开新空间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