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救人一命,善莫大焉。近日,杭州某大学女生陈婧琦,在机场候机时遭遇身边乘客突发疾病,陈婧琦利用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识,仅用100秒,就将其挽救过来。
可贵的是,陈婧琦并没有经过特别专业的培训,急救本领来自她期末考试的学习。作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她曾在期末考试中,专门制作过一档“普及推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知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据报道,陈婧琦看到大伯抽搐后,立即询问是否有心脏病史,然后和家属一起扶大伯躺平、通知地勤拿来AED、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利用AED除颤,100秒后大伯恢复了意识。整个急救过程一气呵成,让人不由得心生佩服,其行为被广泛赞誉也在情理之中。
人们赞誉陈婧琦的目的,除了赞誉她的人美、心美、行为美,当然还希望在我们遭遇紧急情况的时候,像她这样来自身边的有效急救越多越好。
诚然,对生命的救治,涉及很多专业知识,由专业人员来承担是最佳选择。但专业人员不可能随时出现在身边,即便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我们也有可能错过生命急救的黄金8分钟。值得欣慰的是,急救本领并不高深,一般只需几个小时的培训和练习,就足以达到目的。
在这个新闻中,另一个“救命神器”——AED的及时出场也至关重要。利用它进行急救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其成功率也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目前,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大多配备了AED设备。但在“有”和“用”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不会用、不敢用也是“救命神器”面临的尴尬。
陈婧琦100秒救人,不止是一桩美谈,更提示我们,要持之不懈地在日常工作、学习当中普及急救知识,更要将“救命神器”的学习和应用相贯通,人们遇到类似情况,才想救、会救、敢救。
公众经过规范的学习,掌握最关键的几个要点;公共场合提高AED的普及率,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救人免责条款加强对好心人的保护——知识、机器、勇气,三效合一,人人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也将是急救知识普及的受益者。
□郑山海(医生)
- 上一篇:卒中“猛于虎”预防有方法
- 下一篇:基因编辑治艾滋,向“治愈”又迈一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