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骨折后可以不打石膏了
  武汉首个玉米淀粉3D打印支具“上手”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3D扫描

3D打印出的患者手腕固定护具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荆彤)平日,医生会给外伤骨折患者打上石膏固定相关部位,还要缠上厚重的绷带,未来,患者将能用上更轻、更薄、更贴合身体的个性化固定支具。近日,武汉首个用玉米淀粉作为原材料,由3D打印技术打出的支具已成功应用到临床上。
“非常方便,制作速度也很快。”近日,骨折患者刘女士戴上一款特殊的固定支具后,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现场看到,医生通过专用设备对患者受伤的右手手臂和左脚脚踝进行3D扫描,扫描的同时,电脑通过读取数据进行建模,根据建模自动建立支架模型,最后用3D打印机将支架打印出来。
从患肢扫描到打印出手部支具,耗时约为30分钟,与医生徒手打石膏固定的时间相差无几。主刀医生、该院足踝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若昆介绍,佩戴3D打印支具也比较简便,将支具用弹力粘胶固定即可。后期,根据骨折处肢体肿胀或萎缩程度,医生还能通过弹力粘胶调节固定支具的松紧,其表面的多个小孔可以避开术后伤口,方便医生观察皮肤变化,判断恢复情况。
记者了解到,用石膏固定,往往无法完全贴合受伤部位,影响恢复效果,且厚重不便,皮肤还易发痒过敏。与石膏支具相比,用玉米淀粉打印的支具重量仅为六分之一,价格高于石膏支具10%-20%。支具上的镂空设计能让皮肤更透气,患者还能戴着支具洗澡。3D打印技术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对外观、颜色等进行个性化定制。
黄若昆介绍,此前,受限于打印效率,3D打印技术未能大规模运用于骨科临床。现在,通过改良技术满足了临床需求,以玉米淀粉作为原材料,在使用后降解速度将更快,更为环保。“3D打印技术将让骨科手术少走弯路,降低失误概率,方便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且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服务。”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