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武汉4月17日电 (杜巍巍)“操作评分90分。遗漏部位:胃体上部小弯侧,请注意!”16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当医生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内镜精灵”自动识别出盲区,提醒医生未曾到达的检查部位,避免消化道疾病的漏查漏诊。
这款内镜质量改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发,可显著降低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率。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消化病学国际顶级期刊Gut(《英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期刊》,影响因子17.016)上。
据了解,内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内镜医师检查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内镜医师稀缺等原因,中国和世界部分地区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偏低。
从2017年开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红刚、陈明锴等人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降低胃镜操作过程中的盲区率。他们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合作,绘制出人体消化道的“地形图”,并依照消化内镜检查的诊疗规范,标识出必查的“坐标点”。
经过近两年研发,“内镜精灵”系统投入临床使用。研究团队使用107个真实的胃镜检查视频测试“内镜精灵”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度为90%,平均灵敏度为88%,平均特异性为95%。
在一项随机试验中,分配到“内镜精灵”辅助胃镜检查的153名患者的盲点率(5.9%),显著低于常规检查组的150名患者(22.5%);“内镜精灵”辅助胃镜组的平均检查时间(5.03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4.24分钟)。同时,“内镜精灵”可以抓取并储存胃镜不同部位的典型图片,自动产生患者的图片报告。研究表明,“内镜精灵”自动产生的图片报告文件完整性(90.64%)显著高于内镜医师(79.14%)。
陈明锴介绍,“内镜精灵”能及时提醒内镜医生不要放过检查死角,尽早识别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部位。如果经提醒医生还是没有检查到某些“死角”,“内镜精灵”会阻止胃镜检查报告打印发布。
于红刚表示,希望这种设备能尽快进入大规模临床常规使用,帮助更多医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内镜检查方法,提升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治水平。(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