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广州3月30日电 (蔡敏婕 甄晓洲)“时而情绪低落、思维迟滞,时而过分自信、盲目乐观”……若一个人反复“喜怒无常”,需警惕他们是否患上双相情感障碍。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甘照宇称,学校学霸、企业高管或业界精英均为双相障碍的高危人群。这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若获得有效治疗,患者就能正常生活。
双相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中,抑郁症状包括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自卑、自责、自杀等;而躁狂症状,则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怒,无明显现实基础的“幸福感”“愉悦感”以及“陶醉感”,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减少,话多,活动增多等。
上述两类症状经常交替或交织出现,构成了双相障碍复杂的临床相。“双相障碍”与抑郁症一样常见,但发病总是来得更早,它有抑郁表现,但常常无法从抗抑郁剂的治疗中获益;它也有躁狂的时候,但总被当成人生应有的状态。
甘照宇表示,目前暂未找出“双相障碍基因”,但有研究证据证实,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发病中确实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家族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家属(父母、兄弟姐妹)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一级家属发生率的8至18倍;双生子调查发现,同卵双生子双相障碍的同病率高达33%至90%;基因连锁分析发现,第5、11和X染色体上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与双相障碍相关联。
现有资料表明,双相障碍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只有当这些易感基因累积超过一定“阈值”时,个体才有可能表现出临床症状。
在中国内地,大约每1000人当中就有5至10人得有此病。起病高峰在15岁至19岁,通常在25岁之前发病。如果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平素性格外向或具有循环气质、高智商等人群出现“抑郁发作”,要怀疑双相障碍的可能。
对于双相障碍的治疗手段,甘照宇表示,家庭支持与医生的治疗同样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有爱的社会支持等都是双相障碍成功治疗不可缺少的要素。当发现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诊治,并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