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这是个人的职业习惯。除了个别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我主管的住院病人不幸去世,我都会去送最后一程。”7月6日,林德树告诉澎湃新闻。
最近四年多时间,35岁的温州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医生林德树参加了40多场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逝者都是他诊治过的肿瘤患者。
温州一肿瘤医生四年赴四十余场告别仪式:吊唁身故病人(资料图:视觉中国)
“这是个人的职业习惯。除了个别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我主管的住院病人不幸去世,我都会去送最后一程。”7月6日,林德树告诉澎湃新闻。
6月20日凌晨,他主管的一名76岁的胰腺癌患者病情恶化,生命体征急转直下。按当地风俗,林德树通知家属将病人接回家。当天上午,结束夜班的林德树没有提前告知家属,自己根据病历登记地址找到病人家。
“病人处于昏迷状态,非医务人员不太好判断是否还有生命体征,我去帮忙看看。”林德树说,检查后,他让家属到医院配了镇痛药物,为病人做了最后一次镇痛治疗。
当晚,他接到家属电话,病人去世了。6月21日上午,林德树前往病人家吊唁。
在病情恶化的病人出院当天上门看诊,得知病人离世后上门吊唁——这是林德树从其他科室调入肿瘤内科后的习惯,除非涉及耗材费,看诊不收费,吊唁不涉及金钱往来,用的都是业余时间。
林德树说,肿瘤内科接诊的不少是已经没有手术指征、只能化疗的晚期患者。“医生当然会尽力制定治疗方案,但有时不得不承认:能做的很有限。”他告诉澎湃新闻,从医者都知道美国医生特鲁多论及医生职责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如果不能治愈患者,作为医生,起码我能安慰他们,安慰病人、安慰家属。”
2013年1月调到肿瘤内科至今,林德树主管过的癌症病人近三百人,离世的有五十多人。“并没有想太多——我陪着他们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日子,去送送很自然。”他说,肿瘤内科病人的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在沟通中他也与家属建立起信任,“病人出院时我会留给家属手机、微信,有病情变化或是离世,家属都会告诉我。我去吊唁,家属都会表达谢意,这对我来说足够了。”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