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Frontiers in Immunology:苏金单抗诱发银屑病患者克罗恩病的病例报告——聚焦IL-17抑制的悖论反应

来源 2025-08-06 12:22:02 医疗资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苏金单抗(Secukinumab)作为一种靶向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IL-17A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银屑病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IL-17A在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其抑制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进而诱发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这一现象被称为“悖论反应”,即在治疗一种炎症性疾病的同时,可能引发另一种炎症性疾病。本文报告了一例长期接受苏金单抗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在用药期间新发克罗恩病并伴有肛周脓肿的病例,旨在探讨IL-17抑制剂相关肠道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潜在机制及管理策略。

一名41岁男性患者,既往诊断为斑块型银屑病,长期接受苏金单抗皮下注射治疗。患者在最后一次用药后17天出现肛周不适、肿胀,随后发展为肛周脓肿破裂伴脓性分泌物,同时伴随排便频率增加至每日4-5次。尽管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改善,随后在当地医院接受肛瘘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达39.0°C)和腹泻加重(每日排便达15次),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实验室检查显示炎症标志物显著升高,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深溃疡,病理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肠炎伴上皮样肉芽肿形成,排除了感染性病因后,确诊为克罗恩病。结合患者用药史和临床表现,最终诊断为苏金单抗诱发的克罗恩病样病变。

治疗方面,患者初始接受了抗感染和支持治疗,但症状改善有限。随后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肠外营养、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 mg/天)和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 g,每日两次)。由于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且HBV DNA水平升高,同时加用了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经过5天的静脉激素治疗,患者排便频率降至每日4-5次,炎症标志物显著下降(CRP降至7.0 mg/L,WBC降至9.8×10^9/L),最终顺利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激素并逐渐减量,同时维持美沙拉嗪治疗。随访期间,患者银屑病症状复发,在谨慎评估后重新启用低剂量苏金单抗维持治疗,未再出现肠道症状恶化。治疗一年后的腹部CT显示升结肠黏膜下水肿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著改善,进一步验证了治疗的有效性。

图 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临床数据。(A)体温变化;(B)血清白细胞计数变化;(C)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D)结肠镜检查结果;(E)病理切片

从机制上看,IL-17A在皮肤和肠道中具有双重作用。在皮肤中,IL-17A促进炎症反应,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环节;而在肠道中,它通过刺激上皮细胞分泌紧密连接蛋白、抗菌肽和黏蛋白,维持黏膜屏障功能。苏金单抗对IL-17A的强效抑制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导致微生物易位和异常免疫激活,从而诱发克罗恩病。这一机制解释了为何靶向IL-12/23或IL-23的抑制剂(如乌司奴单抗)可以同时用于银屑病和克罗恩病的治疗,而IL-17抑制剂则可能加重肠道炎症。此外,银屑病和克罗恩病在遗传背景上存在重叠(如IL23R、NOD2等基因多态性),进一步增加了银屑病患者接受IL-17抑制剂治疗后发生IBD的风险。


图 (A-D)初次就诊时全腹部增强CT(白色箭头显示升结肠黏膜明显水肿;红色圆圈为散在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E-H)克罗恩病治疗一年后的小肠CT

本病例还凸显了临床实践中对生物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重要性。尽管苏金单抗诱发克罗恩病的报道较为罕见,但临床医生需警惕用药后新发的胃肠道症状,尤其是腹泻、腹痛或肛周病变。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IBD家族史或亚临床肠道炎症标志物升高),用药前应考虑筛查粪便钙卫蛋白或进行内镜检查。一旦怀疑药物相关性IBD,应及时停药并启动抗炎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此外,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患者需密切监测HBV DNA水平,必要时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以避免免疫抑制导致的病毒再激活。


图 患者治疗时间线

本病例的局限性在于随访时间较短,无法完全排除患者潜在的原发克罗恩病倾向。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和长期随访数据,以明确苏金单抗诱发IB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最佳管理策略。同时,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如特定基因变异或微生物组特征)可能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

综上所述,苏金单抗作为一种高效的银屑病治疗药物,其肠道不良反应虽罕见但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胃肠道病史和IBD风险,治疗中密切监测新发症状,及时干预以改善预后。这一病例为IL-17抑制剂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生动例证,也强调了精准免疫治疗中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Dai H, Xu C, Wang Y, et al. Secukinumab-induced Crohn’s disease in a psoriasis patient: a case report highlighting paradoxical reactions to IL-17 inhibition. Front Immunol. 2025;16:1628461.

Tag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苏金单抗诱发银屑病患者克罗恩病的病例报告——聚焦IL-17抑制的悖论反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