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兴免疫治疗靶点一览

来源 2025-07-15 12:11:23 医疗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复杂遗传因素和微环境因素驱动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这些因素推动了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耐药。尽管在针对已确立抗原(如BCMA、CD38、SLAMF7和GPRC5D)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具体挑战,包括抗原逃逸、治疗抵抗和on-target, off-tumor毒性,这些挑战凸显了对新治疗模式的迫切需求。

1.jpg

最近表面蛋白质组学和综合组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新表面抗原的发现成为可能,这些新抗原有可能解决这些挑战。通过靶向在肿瘤中特异性更高、在健康组织中表达更低的抗原,新兴的免疫靶点为降低on-target, off-tumor毒性和降低因抗原丢失或免疫逃逸导致复发的风险提供了新路径。

2.jpg

目前有15个处于早期临床开发或临床前阶段的新兴靶点,其中LILRB4、SEMA4A、ITGB7、CCR1和CD70最有前景。这些免疫靶点展示了下一代免疫疗法的显著潜力,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细胞疗法。临床前或早期临床研究表明,这些靶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高肿瘤特异性和克服免疫抵抗的机制,共同表明了改善患者预后和减少不良反应的潜力,具有较高的转化潜力。

3.jpg

5.jpg

CD40: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CD40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中。CD40在大多数测试的MM细胞系和患者样本中被检测到,其激活调节MM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尽管针对CD40的单克隆抗体(如SGN-40)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缓解率一般,但联合疗法(如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显示出更有希望的结果。

CD70:CD70是TNFRSF的成员,主要作为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CD70在约60%的测试MM细胞系中表达,与CD27的相互作用促进浆细胞存活,导致MM细胞增殖。针对CD70的治疗开发主要集中在单克隆抗体,如cusatuzumab,其通过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效果。

HSPA5:HSPA5也称为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是HSP70家族的关键成员。HSPA5在正常细胞中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在应激条件下可转位至肿瘤细胞表面。HSPA5在MM中高表达,参与恶性细胞粘附和侵袭,并与治疗耐药相关。

ICAM-1:ICA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通过与关键配体(如LFA-1和Mac-1)结合,在细胞-细胞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ICAM-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包括MM,促进肿瘤细胞粘附、侵袭和转移。

CCR1:CCR1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多种趋化因子激活,调节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的募集。CCR1在MM中过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并可能通过调节MM细胞的骨髓微环境中的募集和存活来促进疾病进展。

CCR10:CCR10是CCR家族的成员,其在MM中的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CCR10在MM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且在正常外周血细胞中未检测到,表明其在MM细胞中的选择性表达。

CD48:CD48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作为CD2和SLAMF4的配体,参与免疫细胞粘附和激活。CD48在MM细胞中高表达,且在MM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DPP4:DPP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DPP4在多种细胞类型上表达,包括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DPP4在MM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的细胞粘附和迁移来促进MM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EDNRB:EDNRB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其内源性肽配体内皮素激活。EDNRB在MM患者样本中的表达高于健康供体,且在正常骨髓浆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的表面表达较低,表明其在异常浆细胞中的选择性上调。

ITGB7:ITGB7是整合素家族的关键成员,与整合素α4(ITGA4)或αE(ITGAE)亚单位形成异二聚体。ITGB7在MM中过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并可能通过调节MM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来促进疾病进展。

LILRB4:LILRB4是LILRB家族的成员,主要在髓系细胞上表达,具有免疫抑制功能。LILRB4在MM中过表达,并可能通过招募髓源性抑制细胞来促进免疫逃逸。

LY9:LY9是SLAM家族的成员,作为细胞表面糖蛋白,通过同型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LY9在MM细胞中过表达,并可能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

SEMA4A:SEMA4A是4类semaphorin家族的成员,作为膜结合受体存在。SEMA4A在MM细胞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激活、分化和功能来促进肿瘤进展。

SLC3A2:SLC3A2是异二聚体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的关键成员,调节细胞内钙水平和氨基酸转运。SLC3A2在MM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促进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TNFRSF13C:TNFRSF13C也称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是TNFRSF家族的成员,参与B细胞存活和分化。TNFRSF13C在MM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激活NF-κB、PI3K和ERK信号通路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代谢适应性。

4.jpg

参考文献

Kotulová, J., Baďurová, K., Chyra, Z. et al. Novel immunotargets in multiple myeloma: biological relevance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Biomark Res 13, 92 (2025). https://doi-org.ctust.aliya.filescenter.top/10.1186/s40364-025-00799-7

Tags: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兴免疫治疗靶点一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