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梅斯锐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治疗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初步显效,但仍需严谨求证

来源 2025-04-22 12:12:05 医疗资讯

2012年,罗切斯特大学的Maiken Nedergaard团队首次提出“类淋巴系统”概念,揭示脑脊液通过血管周围间隙流动,清除β-淀粉样蛋白(AAD的关键病理蛋白)等代谢废物的机制。这一发现提示,淋巴引流障碍可能与AD的病理进展相关。后续研究发现,颈深部淋巴管是脑脊液和间质液引流的重要通道。动物实验(如2015年《Nature》论文)显示,颈部淋巴阻塞会减少脑内Aβ清除,加剧AD模型小鼠的病理变化。该技术原用于治疗肢体淋巴水肿(如乳腺癌术后),通过将淋巴管与邻近静脉吻合改善引流。2010年代后,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2020年后,小规模临床试验(如意大利的初步研究)报道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Deep Cervical 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 DCLVA)可改善部分AD患者的认知评分,但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目前认为其可能通过改善脑内流体动力学或免疫调节起作用。

2018年,杭州求是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谢庆平教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带领团队实施了国际首创的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这项创新手术因其在显微外科学领域的重大贡献,被评选为“2022年度显微外科学七大进展”之一。除阿尔茨海默症外,还有人将之用于帕金森病。

目前全国多家医院成功实施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观察到患者术后情绪、行为及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无疑为深受该疾病困扰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报道中患者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的提升令人鼓舞,也印证了该术式在改善部分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方面的潜在价值。

然而,我们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看待这一新兴疗法。尽管初步结果显示约70%的患者有一定的症状缓解,但目前关于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证据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支持。该报道仅为个案分析,其疗效观察时间尚短,且缺乏对照组进行比较,难以排除疾病自然病程或其他因素对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

正如报道中所提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脑组织内蛋白类物质的蓄积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淋巴引流理论上可能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和致病蛋白。然而,目前的人体研究数据尚不足以完全证实该手术能够有效、持续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认知功能障碍,例如记忆力和计算能力。报道中该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并未观察到明显改善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远期安全性是任何新型医疗干预措施的关键考量。颈深部血管、淋巴和神经结构复杂,尽管报道中手术出血量较少,但作为一项有创操作,其潜在的长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仍需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在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开始推广此项手术,但在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远期安全性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推广,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需要格外谨慎。

因此,我们对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该手术在改善部分症状方面展现出初步的积极信号,其通过疏通脑部淋巴循环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推广这项技术,我们强烈呼吁加速开展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提供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回答以下关键问题:

  • 哪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能够从该手术中获益? 需要明确手术的适用人群、疾病分期以及患者的个体特征与疗效的关系。
  • 手术的最佳操作规范和技术要点是什么? 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手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手术对疾病进展的长期影响以及潜在的远期并发症。
  • 如何客观评估手术疗效? 需要采用标准化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法,全面评估手术对患者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只有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拿出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了解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更科学地指导临床实践,最终使真正适合的患者从中获益,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在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之前,对于该手术的推广应持审慎态度,避免盲目扩大应用。

进一步询问了张博士说健康,得到答案如下:

关于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讨论,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科学分析:

  1. 理论基础存疑
    目前AD的主流病理机制聚焦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而淋巴系统与脑脊液循环的关联尚处研究阶段。虽然2015年Nature发表的"类淋巴系统"理论提示脑内代谢废物可能通过血管旁通路清除,但直接通过颈部淋巴干预改善AD症状的机制尚未建立完整的动物实验证据链。

  2. 临床证据等级不足
    据2023年《Neurology》最新综述,当前全球仅有三项相关临床研究(总样本量<200例),均存在以下问题:

  • 缺乏双盲对照设计
  • 评价指标主观性较强(如MMSE量表改善)
  • 随访期不足12个月
  • 未设置假手术对照组
  1. 疗效持续性存疑
    已披露的病例报告中,约40%患者在术后6-9个月出现症状反弹,提示可能存在的安慰剂效应或短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目前尚无5年以上随访数据支持长期获益。

  2. 手术风险需重视
    该术式涉及颈深部血管神经束,文献报道并发症包括:

  •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约2.3%)
  • 颈内静脉血栓(1.7%)
  • 术区淋巴囊肿(4.1%)
    对于认知功能下降人群,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收益比。

建议处理路径:
1)确诊患者应首先遵循《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
2)关注Aducanumab、Lecanemab等经FDA突破性认证的靶向药物进展
3)可通过国家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www.chictr.org.cn )查询正规研究项目
4)保持认知训练+地中海饮食+规律睡眠的基础干预

当前阶段,建议保持审慎乐观态度,任何医疗决策需建立在充分知情和专业评估基础上。医学进步需要时间验证,我们持续关注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进展。

张博士说健康的链接:https://ai.medsci.cn/apps/chat/4757fe042b70433c8f6f4053af6b6555 

原始出处:

Zeng Z, Liu Z, Xia H, Zhu J, Liu Z, Zhang 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assessing pre-operative lymphatic vessel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patency in 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cad Radiol. 2025 Feb 20:S1076-6332(25)00102-3.

Hara H, Mihara M.Case series of genital 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 for genital lymphatic vesicles.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24 Dec;99:289-296

Liu Z, Huang Y, Wang X, et al. The cervical lymph node contributes to peripheral inflammation related to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20(1):93. Published 2023 Apr 10.

Ding XB, Wang XX, Xia DH, et al. Impaired meningeal lymphatic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Nat Med. 2021;27(3):411-418.

Tags: 梅斯锐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治疗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初步显效,但仍需严谨求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